精彩小说尽在悦读驿站!手机版

悦读驿站 > > 镇煞录:凤游九州(陈凤玄张毅)热门小说大全_免费小说大全镇煞录:凤游九州陈凤玄张毅

镇煞录:凤游九州(陈凤玄张毅)热门小说大全_免费小说大全镇煞录:凤游九州陈凤玄张毅

立小涛 著

悬疑惊悚完结

悬疑惊悚《镇煞录:凤游九州》,主角分别是陈凤玄张毅,作者“立小涛”创作的,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,剧情简介如下:当整栋老楼在深夜发出沉重呼吸,当千年古墓中的尸蟞突然复活——这不是玄幻小说,而是陈凤玄的日常工作。 作为一名太清宫传人,他却是个彻头彻尾的“理科道士”。手持罗盘,更要拿着红外热成像仪;画符念咒,更要分析环境数据。他坚信:一切灵异背后,必有科学真相。 与他并肩作战的是一群特别的伙伴: • 林夏——用相机追寻真相的飒爽记者 • 张狂——信奉“能动手绝不吵吵”的东北出马仙 • 胡七七——妩媚与危险并存的苗疆巫女 从中原古刹到关外雪原,从湘西秘境到江南水乡,他们破解了一个个看似不可思议的谜团。然而,随着调查深入,一个名为“归墟”的神秘组织逐渐浮出水面——他们正在全国编织一场颠覆现实秩序的惊天阴谋。 这不是修仙,这是用科学破解玄学;这不是玄幻,这是用理性照亮未知。 准备好跟随陈凤玄,揭开这个世界不为人知的一面了吗?真相,远比传说更加惊心动魄。

主角:陈凤玄,张毅   更新:2025-10-07 14:51:01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二零二五年的初夏,河南鹿邑的傍晚褪去了白日的暑气,微风里带着几分惬意的凉。

太清宫偏殿后的一间小院里,香炉青烟袅袅,混着草药与旧书的味道,构成了陈凤玄最熟悉的空气。

他刚给祖师爷像前续上三炷香,手机就嗡嗡震动起来。

瞥了眼来电显示——“周口市局 张毅”。

陈凤玄按下接听键,还没来得及开口,张毅那带着浓浓豫东口音、语速飞快的声音就冲了出来:“凤玄!

在宫里吧?

别磨蹭,赶紧到城关镇派出所来一趟!

有活儿,邪性!”

“张队,您这催命符似的,总得让我知道是啥活儿吧?”

陈凤玄走到院中那棵老柏树下,声音里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松弛感。

他今年刚满二十西,眉宇间尚有几分未脱的稚气,但眼神清澈而专注,是常年清修沉淀下来的静气。

作为老子故里、鹿邑太清宫一脉的正宗传人,他自小拜在住持清尘道长门下,修的是《道德经》为本,符箓斋醮为用的正一盟威道统,核心便是“观炁”与“承负”。

简单说,就是感知天地万物之“炁”,并理顺其中的因果孽债。

“电话里说不清!

反正跟‘那方面’有关!

一所老楼,住户说墙里头……有东西在喘气!”

张毅压低了声音,但语气里的急迫丝毫不减。

“我们的人看了,屁毛没发现,但里面的人快吓疯了。

清尘道长手机关机,我只能找你!”

这种求助并非无由而来。

自三年前一桩轰动周口的“诈尸运毒案”被清尘道长与当时还是学徒的陈凤玄凭借一手“五雷符”和阴司路引悄无声息地解决后,市局高层便与太清宫建立了一种心照不宣的合作关系。

遇到科学解释不了、又透着邪门的案子,张毅这位负责特殊治安的刑警队长,就成了唯一的联络人。

听到“喘气”二字,陈凤玄眉梢微挑。

他师父清尘道长,那位太清宫的当代住持,有个不算毛病的毛病——只要过了下午五点,手机基本就处于“不在服务区”状态,美其名曰“道法自然,按时下班”。

“行,地址发我,这就过去。”

陈凤玄挂了电话,转身回屋。

他没有多余的行头,只从床头拿起一个半旧的帆布挎包,里面常年备着几样东西:一沓空白的黄表纸,一方小小的石砚和半截墨锭,还有用红布仔细包着的五枚铜钱——那是师父传给他的“五帝钱”,顺治、康熙、雍正、乾隆、嘉庆,五个盛世王朝的铜钱串在一起,沉甸甸的,凝聚着所谓的“万人阳气”与“盛世国运”,是破煞镇邪的利器。

检查完毕,他背上挎包,跟值殿的师兄打了声招呼,便骑着那辆同样半旧的电动小踏板,汇入了鹿邑县华灯初上的车流。

鹿邑不大,老子故里的名头却响彻海内。

街道两旁仿古建筑的飞檐翘角在暮色中勾勒出沉静的轮廓,空气中仿佛都飘散着《道德经》的韵律。

陈凤玄穿行其间,感受着这座小城独有的、历史与当下交织的气息。

城关镇派出所离太清宫不远。

刚到门口,就看到张毅穿着警服,在院子里来回踱步,像个焦急的陀螺。

见到陈凤玄,他立刻迎上来,一把抓住他的胳膊:“可算来了!

走走走,路上说!”

“张队,淡定,天塌不下来。”

陈凤玄被他拉着走,不忘调侃一句。

“塌不下来?

那楼里现在还剩三户人家,都说听到了!

有个老太太高血压都犯了!”

张毅一边开车门把他塞进副驾驶,一边快速说道:“就前面不远,建设路那片老居民区,有栋八十年代建的筒子楼,叫‘前进大院三号楼’。

最近一个月,三楼西头那几户,晚上总能听见墙壁里头传出类似人喘气的声音,忽远忽近,有时候还带着哽咽!

关键是,敲开墙皮,啥也没有!”

警车呼啸着穿过几条街道,很快停在一排颇有年代感的红砖楼前。

其中一栋楼下拉着警戒线,几个民警在维持秩序,不少居民围在外面,脸上交织着恐惧与好奇。

陈凤玄跟着张毅上了三楼。

楼道狭窄,灯光昏暗,弥漫着老房子特有的潮湿气味。

西头305室的房门开着,一个面色惨白的中年男人正对民警比划着。

陈凤玄没有立刻进去,他站在楼道里,微微闭上眼睛,调整呼吸。

并非用眼睛看,而是用“心”去感受。

这是清尘道长教他的第一课——“致虚极,守静笃”。

当心神沉静到极致,便能感知到常人所不能察的“气”。

此刻,在他的灵觉中,整栋楼的气息如同浑浊的河流,而在305室的方向,一丝极其微弱、但透着阴寒与滞涩的“异气”,正如同水草般,从墙壁的深处缓缓渗出。

不是煞气冲天的凶戾,更像是一种……沉郁的、无法消散的“执念”,附着在砖石水泥之间。

他睁开眼,对张毅点了点头:“是有点东西。”

张毅松了口气,又立刻紧张起来:“能处理吗?”

“得进去看看,找到源头。”

陈凤玄说着,从帆布包里摸出那串五帝钱,握在手心。

温润的铜质触感传来,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暖意,让他心神更定。

就在他准备踏入305室时,一个清脆而带着探究意味的女声从身后响起:“张队长,这位就是您请来的……民俗专家?”

陈凤玄回头。

楼道昏暗的光线下,站着一个年轻女子。

她穿着一件质地柔软的浅蓝色衬衫,搭配着合身的深色西裤,完美衬托出她修长而匀称的腿部线条。

她手里拿着一个皮质笔记本和一支录音笔,鼻梁上架着一副无框眼镜,镜片后的眼神锐利而充满智慧,正毫不避讳地打量着他。

她的气质与这昏暗嘈杂的环境格格不入,像是一束冷静的光,突然打了进来。

张毅连忙介绍:“哦对!

忘了说,这位是林夏记者,《中外民俗》杂志的。

本来是来鹿邑做老子文化的专题,听说这事,非要跟来看看,说是收集素材。”

他又转向林夏:“林记者,这位是陈凤玄,太清宫清尘道长的弟子,这方面……他是专业的。”

林夏走上前,伸出右手,落落大方:“你好,陈先生。

没想到这么年轻。

我对这类民间奇闻异事很感兴趣,希望能旁观记录,不会打扰你们工作。”

她的手指修长有力,握手时带着恰到好处的力度。

陈凤玄看着她,心中有些了然。

师父提过,最近可能会有媒体来采访,没想到是在这种场合下见面。

他微微一笑,同样伸出手:“你好,林记者。

谈不上专家,只是略懂一些老辈传下来的东西。”

他的手触之温热,与林夏微凉的指尖形成对比。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资讯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