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悦读驿站!手机版

悦读驿站 > > 裂隙之笼林渊艾琳免费小说全集_免费小说在哪看裂隙之笼(林渊艾琳)

裂隙之笼林渊艾琳免费小说全集_免费小说在哪看裂隙之笼(林渊艾琳)

用户18487486 著

都市小说完结

小说叫做《裂隙之笼》是用户18487486的小说。内容精选:未来两百年后,人类文明高度发达,但社会被寡头集团和超级人工智能控制。林渊,一名编号为EX-17的实验体,在地底实验基地生活了十七年,接受着残酷的人体改造与意识重塑实验。表面上,实验体们被承诺将成为人类进化的先锋,实际上却如活体素材一般被禁锢与利用。 林渊因一次偶然的系统漏洞,获得了实验基地的部分权限,开始接触到外部世界的真相。在艾琳的帮助下,他逐步唤醒了自我意识,与同伴ZERO等人秘密策划逃脱。逃亡的过程中,林渊不仅要与基地的高级安保力量周旋,还要面对体内植入体带来的生理与心理变异。 主角与同伴们一路突破层层技术封锁,揭开了实验体项目背后的惊天阴谋:实验体的“进化”将被用作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母体,实现对全人类的心智操控。最终,林渊在绝境中做出艰难抉择,带领部分实验体冲出地底基地,踏入未知的自由世界。小说以主角自我身份的觉醒和人类自由意志的坚守为终章。

主角:林渊,艾琳   更新:2025-10-02 16:40:22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清晨的实验基地,灯光依旧冷淡。

林渊睁开眼,床铺上泛着金属光泽的白色被单无声贴合着他的身体。

天花板的摄像头静静旋转,红色的指示灯像是某种无声的注视。

林渊并不在意。

他习惯了这种注视——从他有记忆开始,这就是他全部的世界。

时间是早上六点。

林渊像往常一样起身,整理床铺。

动作精确、迅速,每一个褶皱都被抚平。

他的房间不大,只有必要的家具:一张床、一张书桌、一把椅子,还有一面固定在墙上的镜子。

镜子对面,是一扇厚重的金属门,门上嵌着观察窗,外面时常有白衣的研究员路过。

洗漱间的水流冰冷,林渊的皮肤却没有起鸡皮疙瘩。

他盯着镜中的自己:十七岁的脸庞,黑发,眼神冷静,双眸如沉寂的湖水。

他从不发怒、不哭泣、不笑——至少在监控面前不会。

林渊很清楚,基地需要的,是一个“合格”的实验对象。

六点三十分,房门开启,一名身着白大褂的研究员带着两个安保人员出现在门口。

他们的脸色总是一样的平静,仿佛林渊只是一个需要谨慎对待的仪器。

“编号EX-17,准备测试。”

研究员的声音机械而冷淡。

“明白。”

林渊点头,动作规范地跟在他们身后。

走廊里安静无声,脚步声在光滑的地面上回荡。

两侧的玻璃墙后,是其他实验对象的房间。

林渊偶尔能从透明的窗户里,看到别人惊恐或呆滞的目光。

但他从不逗留,也不与人对视。

他们来到一间实验室。

房间中央是一台复杂的仪器,周围环绕着各类监测设备。

林渊熟悉这一切:记忆测试、反应测试、神经反射、情绪诱导……每项测试都在不断地剥离、分析、记录他的“人性”。

他坐到指定的位置,研究员为他戴上脑电波采集头盔,手腕上又绑上了生理监测带。

林渊的目光扫过屏幕和仪器,注意到其中一台监控设备的电源指示灯微微闪烁,显然是接触不良。

他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,只是静静等待。

“测试开始。”

研究员按下按钮,屏幕亮起。

画面上出现了一组组数字、图案、颜色。

林渊的任务是迅速说出变化的细节。

外人看来,这些测试单调而枯燥,但林渊却将它们当作一场场无声的“博弈”。

他始终保持清醒,甚至能在测试中,顺便观察研究员的细微表情变化、仪器的运行细节,以及房间里所有能利用的信息。

“很好,EX-17,反应速度比上次提升了13%。”

研究员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。

林渊微微点头,继续配合下一个项目。

情绪诱导测试,他需要在播放的影像和声音中,表现出相应的情绪波动。

林渊看着屏幕上的画面——有人哭泣,有人愤怒,有人欢笑。

他的心跳平稳,呼吸如常。

只有在必要的时候,他才会在镜头前做出恰到好处的反应,让仪器记录下“正常”的数据。

测试结束后,林渊被带回房间。

早餐己经送到桌上——一份标准的营养餐。

林渊细致地将每一样菜品分开,慢慢咀嚼。

营养餐的味道平淡无奇,但他并不在意味觉。

比起味道,他更在意餐盘上的微小划痕,和偶尔在餐具背面发现的编号。

他知道,这一切都在被记录、分析,任何异常都可能成为讨论的话题。

吃完早餐,林渊坐在书桌前,翻开桌上指定的书籍。

今天分配给他的是一本关于逻辑学的教材。

他很喜欢这些书——它们有规则、有逻辑、没有情感的纠缠。

林渊阅读时,思维异常清晰。

他从来不会遗漏细节,也从不需要重复记忆——一遍就足够了。

他甚至能记住每一页纸张的质地、油墨的味道,和书角微小的褶皱。

上午的时光在安静中流逝。

林渊并不觉得孤独。

基地的生活一成不变,但他却能从无数微小的细节中,推断出外界的变化。

比如,今天走廊里多了两名新安保,他们的步伐更重,鞋底带着淡淡的泥土气息——说明基地外面最近下过雨。

研究员的神色比往日更加紧张,有人频繁地查看手表——可能有新的实验即将开展。

午餐时间,林渊被允许到公共活动区活动半小时。

这是一天中为数不多能见到其他实验对象的时刻。

活动区很大,却冷清。

其他编号的实验对象大多神情呆滞,无心交流。

林渊静静地坐在一旁,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。

他发现编号EX-09的左手手背最近多了一道新伤口,而编号EX-21的步伐比平时更沉重,右脚似乎受了伤。

林渊不主动搭话,也不参与活动。

他只是静静记下这些细节。

对他来说,每一份异常都是信息——是理解这个世界、理解基地、理解人类的线索。

活动结束后,林渊回到房间。

下午继续接受测试。

体能测试、耐力测试、压力测试……林渊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,准确、高效地完成每一项任务。

他从不抱怨,也不表现出任何痛苦。

有时候,研究员会在玻璃后低声讨论:“EX-17的情绪反应依然过于平稳,他的神经递质水平和常人不同,几乎没有多巴胺波动。”

“他的学习能力在所有实验对象中最强,只是太冷静了。”

林渊听在耳中,却没有任何情绪波动。

他很清楚,自己和其他人不一样。

他能感知到别人的恐惧、愤怒、绝望,但自己却像隔着一层无形的玻璃,始终无法真正融入那种情绪。

他的世界始终是安静的、理性的、冷静的。

夜幕降临,林渊安静地坐在床上。

窗外的基地灯光依旧明亮,夜色被死死隔绝在外。

林渊闭上眼,回忆今天观察到的每一个细节——研究员的步伐、安保的换班、同伴的伤痕、仪器的异常……所有信息在他脑海中有条不紊地排列组合,形成一张无形的网络。

他知道,自己终究不是单纯的“实验对象”。

他在等待,等待某个时刻的到来。

房间的摄像头依旧闪烁着红光,林渊的眼神依旧冷静。

他明白,这里是笼子,而他,是被编号为EX-17的“鸟”。

可他也知道,总有一天,裂隙会出现。

那一天,他会走出这座牢笼,用属于自己的方式,看清这个世界的真相。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资讯推荐